“有病千万别拖,听大夫的,该怎么治怎么治,不用害怕,越拖越坏事!”这句话是我市57岁的张大姨(化名)最近逢人便说的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频发感慨呢?
“疯狂的石头”发威,诸城这位大姨急了原来张大姨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了持续性的右上腹疼痛,还伴有恶心等症状,外院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听说治疗需要做手术,她犹豫了,心想“花钱去拉个大刀口,我才不做来!”这一拖,就是半年,直到“石头再次发威”前,张大姨还坚定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想着说不定哪天石头自己就消失了!
但“石头”可不管礼仪道德,你敬它一尺,它还想要你一丈!刚一入夏,它就气势汹汹朝着张大姨卷土重来!“腹痛进行性加重、恶心、无力……”石头步步紧逼怒刷存在感!
大姨别怕,“钥匙孔”里也能做手术张大姨又疼又急又担心,忐忑医院肝胆外科,心里还是一直嘀咕“别开刀!”肝胆外科主治医师杨玉华大夫接诊了张大姨,为她进行了查体并安排了相关辅助检查。上腹部强化CT显示患者“左肝管、胆总管多发结石伴胆系扩张,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张大姨的病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案,但考虑到她非常恐惧、抵触手术,心理压力大,所以第一时间给予了患者抗炎、护肝等对症治疗,然后把这些情况与科主任杨树钢做了沟通。”接诊大夫杨玉华这样说道。
杨树钢主任详细了解大姨的病情,结合检查结果考虑后也认为需要立刻手术,否则大姨的后续情况将不仅仅是结石复发那么简单,一系列症状将接踵而来。当务之急要为大姨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减轻大姨恐惧手术的心理。
“大姨,您别担心,您这个情况虽然需要手术治疗,但却不是以往切一个大刀口的方式了,我们可以用微创手术来做。可能我说微创您听不太明白,我通俗一点说,以前手术刀口20多厘米,现在刀口就是几个钥匙孔,通过小孔建立一条手术隧道,达到手术目的。”
杨树钢主任一边比划着长度一边向张大姨详细介绍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大姨犹豫不决的心终于放开了。“做!杨主任,就听你的,就做那个钥匙孔手术!”
石头别跑,手术台上“一拖三”展开较量缓解了大姨的心理压力,杨树钢主任立刻组织科室医生集体讨论手术方案。虽然科室腹腔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手术难度本就大,再加上左肝内胆管已充满结石,这些难题层层叠加,似乎把手术笼上了一层迷雾,但肝胆外科团队以问题、难题为导向,拨开迷雾,最终综合实际情况决定为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手术由杨树钢主任、李洪森大夫、杨玉华大夫实施。过程中,由于肝脏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如何有效地减少出血并保持术野清晰,是腹腔镜技术的一大难题。杨树钢主任带领的团队抽丝剥茧,严格控制出血,术中肝断面整洁,止血彻底,在切开肝实质的过程中,对重要管道周围的肝组织进行钝性推剥,充分显露管道结构,成功将左半肝切除!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手术团队乘胜追击,胆囊顺利切除!胆总管结石也顺利取出!手术过程精细复杂,不能详述,在麻醉师和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手术历时3小时,术中出血少于毫升,无输血,手术顺利完成!
“两天下地,一周出院”诸城大姨闲不住了手术结束后,张大姨发现,果然就是杨主任说的那样,自己肚子上只留下钥匙孔大小的几个小孔,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长长的一道大刀口,而且也没有强烈的疼痛!术后第二天,张大姨可以吃饭了!并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可以下地了!术后一周,张大姨办理了出院手续!“注意饮食,加强锻炼,按时间来复查,保持好情绪……”医护人员认真地向张大姨做出院宣教。大姨轻轻松松回家去,逢人便讲“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想不到咱诸城现在手术也这么先进了,这么大的手术不用开刀就打几个小孔。”大姨的脸上有了安心的笑,那笑容就像阳光下成熟的麦穗,打着幸福的饱嗝,遥望收获的季节。业务简介从心开始,止于至善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重塑性变革,内涵式发展”为医院总基调,秉承以质量立院,以服务兴院,以科技强院,以文化固院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肝胆外科团队不断探索与磨练,肝脏切除从开腹20多厘米的长刀口一步步演变到10厘米乃至今天的0.5厘米。而以往的开腹手术,容易残留结石,需等到术后第6周时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如结石仍未取净,以后每隔一周进行胆道镜取石,直至取净。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可以在术中查看有无结石遗漏,同时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减少手术次数等优势,同时由于腔镜手术的切口小,而且标本是装入标本袋中取出,切口污染轻。因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也低,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供稿:张庆芳王佳梅
编辑:张庆芳
核稿:杨树钢杨玉华
校对:谭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