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案例
患者杨某,男,38岁,主因“腹部疼痛一天”,诊断:胆总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弥漫性腹膜炎,梗阻性*疸。患者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胆道镜探查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空肠造瘘术+腹腔冲洗引流术”,今日遵医嘱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于上午10点由营养科工作人员将该患者肠内营养百普素交于我科护士(轮转护士),我科护士在交接时并未查看百普素上的标签内容,只看科室是某科便签收了。
之后由责任护士为患者输液时,通过三查七对发现患者姓名错误,科室及其他内容均无误,便立即联系营养科,再次进行查对,查对后发现该患者营养液并无错误,只是患者姓名中姓氏“杨”在录入电脑时输入错误,错输入为“王”,护士便说请营养科注意立即更改,并未让营养科重新打标签贴到营养液包装上。
护士输液时将患者姓氏用圆珠笔更改,输液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患者表示理解。下午探视时间到了,家属探视的时候发现患者姓氏不对,便与护士沟通,护士与患者和家属说明姓氏打错了,家属表示只要液体没错就行,也并未追究。
关于护理查对制度我们都知道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制度,是护理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前辈护理人员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因此,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坚决认真贯彻执行。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No.1
查对制度执行草率
仅仅是交接营养液这件事,护士交接时并不仔细,只是看科室并未核对标签上所有的内容便签字,查对制度这样草草了事,真是为后者埋坑啊,患者医疗安全何在?
No.2
签字笔字迹能作数?
责任护士直接用签字笔在标签上更改患者姓名,该方法有待改善。万一患者家属揪着患者姓名有误不放,认为药也有问题,要求做检查,不弄出点儿什么事绝不罢休,造成纠纷,不仅对该护士有影响,对医院也有很大的影响,护患关系从此又要沦陷……
No.3
正规标签未正规
虽然护士立即联系营养科查对营养液有无送错,但并未重新打标签,家属在探视时间发现该问题,容易引起纠纷。
No.4
工作责任心不强
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思想上对查对制度不能高度认识。
No.5
新的工作习惯未养成
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还未改变,护理人员习惯按照以前的护理操作标准核对病人,新的流程进行更改后还未形成新的习惯。
No.6
护理安全意识差
该轮转护士曾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进行患者的各种查对,此次失误纯属护理安全意识淡薄、当时开小差所致(据该护士事后回忆,当时她未意识到机打的会出问题,明明是某科的,上边的信息却有错误,以为电脑系统内信息是一体化的)。
护士认为熟悉科室药物,无需采用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查看腕带的发生识别患者身份。
No.7
轮科护士缺乏“查对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措施:
1.制定各项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操作流程,统一标准。
2.组织全科人员(包括轮科护士)进行“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的学习和培训,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用和严格执行。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加强宣教,向患者解释腕带的作用,让患者参与到安全查对制度工作中来。
4.加强护士条例的学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执行制度,坚决杜绝用药与医嘱不符的现象发生。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护士用药与医嘱不符,严肃处理。
5.主任、护士长加强“查对制度”落实的督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进入员工绩效考评。
6.挂“为了病人用药安全,请认真三查七对”警示牌,以时时提醒护士,不断强化安全护理工作无小事观念。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彼岸花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